凝胶剂、微乳(活性成分)
凝胶剂是指一种原料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制成的具凝胶特性的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而微乳作为一种新型的剂型,利用表面活性剂使制剂中的油相和水相能和谐存在,使活性成分停留在水相或油相中。
获取免费报价
实验参数
| 测试系统 | RT800 自动取样透皮扩散系统 |
| 扩散池 | 内孔径为15mm的标准Franz垂直扩散池 |
| 上样量 | 约1 mL |
| 温度 | 37℃± 0.5℃ |
| 取样时间 | 0.25、0.5、1、2、3、4小时 |
|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参数 | (对于取得的样品需经过高效液相分析样品中的药物浓度) |
| 检测器 | UV 265nm |
| 流速 | 1.0 mL/min |
| 流动相 | 乙腈-磷酸二氢钠溶液 |
| 色谱柱 | Intersil ODS-3 5μm |
实验结果
1.不同剂型对药物释放的差异性考察 (图一) 利用药物累积释药量(μg/cm2)和时间(t)平方根(即Higuch公式:M=kt1/2)来表现样品中药物的释放速率,公式中k值表示释药速率。结果如图1,不同剂型的条件下,活性成分的释放量各有差异,其中凝胶制剂组在全部取样点中的药物释放量较高。 除释药量外,药物的释放速率也能反应不同制剂对于同一活性药物分子释放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凝胶制剂的药物释放速率为12711而微乳制剂的药物释放速率为1139.5。可以看出来不同制剂对于同一活性成分在累计释药量,累计释药速率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
本次案例,我们对两种制剂在相同测试条件下各进行平行6组测试,测试结果如图二、图三所示: 为了确保试验结果能正确反应样品间的差异,需要对测试条件进行考察,中国药典有关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指出: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是证明建立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而验证的关键的指标为重复性。(图二)
2组实验的累计释药曲线在6组平行试验下的重合度各有不同,取样终点累计释药量相对标准偏差依次为3.52%、1.5%。可以看出不同制剂对保持实验具有良好重复性的能力不一样。(图三)
结论:自动取样透皮扩散系统可以为药物体外释放研究提供强大有利的支持,且在合理、适宜的释放条件下,能比较同一活性成分不同剂型之间的累计释药量,累计释药速率,显著区分不同剂型之间的差异性。